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李福令榮獲“青島工匠”的榮譽稱號
概要:
李福令榮獲“青島工匠”的榮譽稱號
近日,在青島市總工會開展的“青島大工匠”和“青島工匠”評選活動中,青島堿業工程設備部維修班班長李福令榮獲“青島工匠”的榮譽稱號。
勤奮的身影跑出“加速度”
凌晨五點,在設備檢修的現場,一個忙碌的身影,時而彎腰時而登高,一會兒在二樓測量一會兒又拿著扳手跑到三樓振動篩前忙碌著。原來今天是青島堿業氯化鈣檢修的日子,為了確保檢修保質保量地按時完成,企業工程設備部維修班班長李福令早早就來到了檢修現場,他要在停產之前,將所有準備工作檢查、落實到位,為確保順利完成檢修提前做好準備。
提起李福令,企業上下人盡皆知。1986年上崗的他,一直從事化工設備維修專業,好學上進,兢兢業業,在35年的工作履歷表上,一個個資格證書、一項項榮譽,忠實的記錄著他每一次的成長和進步,并見證了他從一名學徒工向技術大拿、從一名普通的員工向優秀共產黨員的“蝶變”。
35年間,李福令從一個懵懂少年步入天命之年,而今歲月已經在他的臉上、兩鬢留下了痕跡,但是唯一沒有改變的,是他對學習和工作的執著追求始終如一。從2005年他在青島堿業老廠區壓縮車間擔任維修班班長,至今已十六個年頭。
期間,他先后完成了鉗工技師的考試,獲得了鉗工技師資格證書,被企業破格聘任為鉗工高級技師。2018年9月,李福令參加了山東省“技能興魯”職業技能大賽,榮獲檢修鉗工三等獎和團體三等獎;同年10月,參加第十屆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也榮獲檢修鉗工三等獎和團體三等獎,并獲得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優秀技能人才稱號。
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連續多次被集團和企業評為“工人先鋒”和“三高黨員”。
將技改技措落實到精益管理中
2014年青島堿業迎來搬遷轉型,心系堿業的李福令,懷揣著對維修事業的執著和熱愛毅然決定追隨企業遠赴平度新河工作。
企業搬遷轉型后,李福令擔負起了硫酸鉀、氯化鈣、小蘇打三個廠的設備維修工作,任務繁重、責任重大,這對李師傅來說這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面對從未接觸過的新型先進設備,李福令不但沒有打怵,反而有些“愛不釋手”。剛到廠的第一天,他就“泡”在現場轉個不停,小到每一根管線的走向連接,大到每臺設備的功能構造,一有不懂的就反復鉆研,一學就是一整天……他深信,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持之以恒,就能在不動聲色中醞釀一個豐收的成果。
在工廠,研究、維修設備是他最開心的事?,F在,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全廠的設備管線李師傅閉著眼睛都能找到。他說:“設備就是我最好的朋友。”
李福令回憶說,由于工藝路線的改變,新廠區的裝備和老廠區是完全不一樣的,對于設備的特點、性能以及運行規律都需要從頭學習和了解,說不打怵是假的,當時我就想,領導信任,讓我領著大家伙一起干,我就得帶頭往前沖,不干則已,干就要做到最好。
古人說,一勤天下無難事。全身心的投入,換來的是從量變到質變的突破和提升。2017年以來,李福令帶領維修班打了一個又一個讓企業領導和同事們刮目相看、拍手稱贊的“漂亮仗”。
碳化尾氣風機改型是他進行工藝改進攻關的一個典型工程,原設計采用的方法是將碳化尾氣風機葉輪直接安裝在電機軸上,由于運行過程中,碳化尾氣的帶水量大,導致電機線圈必須定期更換檢修。根據現場空間條件,李福令提出將風機改型的合理化建議并付諸實施。改型后,徹底解決了電機因進水而損壞的問題,每年可節約檢修費用3萬元。
造?;匦Y是氯化鈣生產的關鍵設備,雖然設備比較先進,但其本身使用率較高,部件容易產生疲勞。同時還因為受到氯化鈣吸潮特性的影響,懸掛鋼絲繩、地腳螺栓容易出現斷裂和切斷等問題,一度導致連續生產性能力低于設計能力。
李福令經過數次排查發現,氯化鈣吸潮特性和高頻擺動是故障頻發的主因,經過廣泛查閱資料、選材對比,他提出了“選特殊材質鏈扣”、“設專用吊耳”、“擴底座孔距”等合理化建議,企業采納并實施后,徹底消除了這一隱患。自2017年改造至今,再也沒有發生過一次故障。
氯化鈣裝備的穩定運行,大大降低了成本,確保了產量和質量。據統計,氯化鈣產量從2017年單班生產130多噸提高到現在的213噸,突破10萬噸的設計能力,年產接近12萬噸,因此增加效益2400余萬元。其中,只蒸汽消耗一項就從原來的1.3t/t降到現在的0.98t/t,一年可節約成本600多萬元。
防患于未然才是硬道理
在青島堿業今年的精益班組建設中,李福令提出,TPM是“全員生產維修”,目的就是“事先預防、并消除設備故障所造成的損失,其要點就在“生產維修”及“全員參與”上,其中“故障間隔時間”這一項,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
為此,李福令召集班組成員就提高維修專業的檢修工作質量展開了大討論,開展了一個全系統員工參與的生產維修活動。
李福令要求大家,班組的檢修工作要有明確的指標,不僅要對已有的建設成果鞏固完善,更要創新有效地推進預防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使設備性能保持最優,為生產“保駕護航”。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積累,練就出李福令敏銳的判斷力和過人的維修技術,令大家折服。
2017年以來,李福令帶領班組員工積極提交合理化建議、開展QC質量小組活動,班組累計已經提報合理化建議50余項,創造效益累計上百萬元;通過扎實開展QC質量小組活動,先后獲得青島市及集團表彰4項。最近,在他的帶領下,青島堿業設備維修QC小組和氯化鈣生產QC小組均獲得青島市QC質量小組成果二等獎??梢哉f,李福令用近6年的時間,帶出了一個能吃苦、敢攻關、有業績的優秀團隊。
2020年,李福令經反復實驗,提出為硫酸高位槽增加護板,東西不大,操作也很簡單,但是就是這一塊小小的護板,可以避免由于腐蝕造成的泄漏及由此造成的停產檢修和安全隱患,每年至少可以節約8000元的經濟支出。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我是個班長,但我首先是一名共產黨員”——這種信念一直激勵著李福令。在他看來,黨員就要沖鋒在前!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要把責任和信念牢記心中,現場,他總是身先士卒、一絲不茍,在工作中處處彰顯模范帶頭作用。
近日,為響應集團學習黨史的號召,李福令積極參加企業黨支部組織的學習講座,利用業余時間勤學習黨史,撰寫心得體會,主動查找不足。用他的話說,“黨員就是應該堅持學習,堅持進步,才能做職工的好榜樣!”
堿業發展工程設備部維修班現有8名維修工,在參與精益班組建設的學習過程中,李福令帶領大家不斷加強班組現場管理、TPM設備管理、6S清潔型班組和學習型班組的精益主題建設,通過對班組生產管理制度的制定、完善、培訓、考察及現場標準的設置、目視化、點檢,班組成員的現場意識、安全意識、操作技能、自主學習能力等都有著不同程度地提升,將設備隱患徹底清除。
“李班長平日里不善言辭,但是一提到設備問題就會滔滔不絕,不厭其煩地談論講解,深恐別人理解不透。我們都說‘有問題,找老李’,他對待工作總是兢兢業業、盡善盡美,所有疑難雜癥在他這里總能得到解決,他從來沒讓大家失望過。”設備維修班的楊攀攀這樣評價他的班長。
保障生產設備的平穩運行是李福令和他的同伴們最大的心愿。小蘇打生產特殊品種時,需要拆裝篩網,但因篩網面積大,將其從卡槽抽裝時費時費力,這成為降低篩網拆裝效率的一項重要因素。為解決這一難題,李福令利用工余時間對照圖紙仔細研究篩網結構,經過反復實踐驗證,終于尋得了破解之法。他將兩塊三角鐵的兩個側面焊接在一起,又外焊一個用作把手的大螺栓。別看這個小發明結構簡單,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憑借這以工具,工人們發力更科學,篩網安裝的準確率和速度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該項工具在經過專家評審后,被納入了合理化建議,獲得了領導和同事的一致好評。
始于初心,成于堅守。李福令一直堅持著這一信條,一步一個腳印追逐著他的夢想,自我超越、永無止境,以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帶領著設備維修班默默地為集團和企業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Copyright ? 2019 青島堿業發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